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校园动态

柳营纵豪情,孟冬寻古意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2022届研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19-11-09     作者: 政教处     浏览数:4862    分享到:

恰逢孟冬时节,为了增强同学们国防安全意识,增进对陕西民俗的了解,我校政教处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学生于2019年11月9日前往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展研学活动。政教处副主任鲍青青、符洁、高一年级组长巨凯老师及全体班主任、政教处相关干事参与了此次活动。

早晨7时50分,薄雾未散,全体研学师生便早已列队完毕,在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上车,踏上了研学旅程。

9时许,大巴车抵达了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一处目的地——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该基地是我校的双拥共建单位,已与我校于2019年10月9日举行了双拥共建单位授牌仪式并签署协议。在基地的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本次共建活动简短的开幕式,基地副主任王飞致欢迎词,信息通信训练系杜柯柯讲师带领我们回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砥砺奋进的历程。七十年不忘初心,七十年风雨共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人所创造的奇迹般的成就,使我们惊叹,更使我们为之震撼。最后,杜老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达对学生们的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杜老师的生动讲述,赢得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爱国主义教育结束后,基地便组织同学们观摩了军队日常训练项目。首先,同学们集中观察了军事科目。在解说员张旭涛同志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超越400米障碍、战斗基础、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协作攀登(合力冲击)等项目。短短的几个项目,成为了战士们能力强、意志坚、纪律严、配合好的高度浓缩。从这些项目中,同学们见证了我国解放军战士的作战能力,点燃了爱国热情,并从心中抒发了对这些优秀战士们的由衷敬意。

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了观摩互动体验。各个班级按照不同的顺序依次参观了棍术表演、战伤救护、叠被子、打背包、军体拳以及军中内务设置,并进行了一次难忘的自动步枪操作。通过这些项目,同学们对军队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入了解了半公开的军营,对于解放军的认知,也从“耳闻”变成了“亲眼一见”,并在学习实践当中,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而解放军战士们,也借此机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信军队的形象,加强了和我们的联系,增进了我们的感情,打开了社会了解军队的窗口,系上了社会与军队深入交流的纽带。

中午,在基地食堂用餐完毕后,进行了合影留念,13时10分左右,附中学子们乘大巴离开,前往下一目的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该博物院是由王勇超先生历经30余年,耗资5.7亿建成,旨在让人们了解关中地区的一些建筑及习俗。入口处便是清末“地通乾元”门楼,寓意此地通天,这里是美好的地方。进入博物院,拴马桩展馆展出了一百余件形象各异的拴马桩,以胡人,狮子,猴子,钱币状居多。民居一条街坐落着九处明清时期的古宅和梨园。在梨园内,同学们欣赏与学习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号称“东方最古老的摇滚”——华阴老腔,那朴质的唱腔与演员们饱满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同学们还纷纷登台学习如何用板凳给老腔伴奏,个个有模有样。

回到一条街,这里九座历经沧桑的老宅都各具特色,通过导游解说,大家在樊继准的宅院内了解了钟磬,佛像与书画;在雷致福宅院里观看了精美的建筑构件与民俗器物;在孙福堂宅院中参观了冷兵器,度量衡与婚嫁风俗,也知晓了马头墙的作用以及从前人们对长幼、尊卑有序的重视性……

随后同学们又前往湖畔,进行石刻拓印,通过自己动手,亲自感受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关中历史文化的感知。下午四时许,参观体验活动顺利结束,全体师生乘车返校。

王守仁先生曾提出“知行合一”,而研学活动,正是学生们“知行合一”的一种体现。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研学活动不仅仅是对课本的一种补充,更是对学生素养的一种极大提升,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它有效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同学们在旅行途中的文明意识、团队意识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作者:杨维 / 摄影:陈静文 赵子涵审稿:鲍青青)


关闭
上一篇:我校举行学生公寓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下一篇:陕西师大附中第五届毕业年级(高三)课堂研讨活动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