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校园动态

我校暑假“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3-09-28     作者: 教研室     浏览数:15097    分享到:

诗人狄金森曾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人与书的相遇就是塑造生命、丰富生命、延续生命的过程。

今年暑假,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暑假前,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精心选择推荐了各学科的经典书籍,有学科理论著作,有课程教学研究,有科普读物,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假期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择了一至二本进行了阅读。

开学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大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了书本中蕴含的教育哲理及学科知识,并撰写了读书心得。

 FotoJet01.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2.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3.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4.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分享结束后,各教研组分别确定了本组参加学校交流分享的代表,并提交了读书心得。教研室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决定授予王磊等17位教师学校阅读之星称号。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书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的荟萃,是智慧与品德的结晶,是精神遗址的大成,是人类发展自身的精神品质精神能力,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改善自身精神面貌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读书中不光可以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也是丰盈内心,涵养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次读书活动,是我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推动学习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开展专业交流研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

阅读之星名单:

QQ截图20230928154715.jpg

部分优秀教师读后感选登:

阅读,是成本最低的成长途径

                                                  ——以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的阅读为例

语文组  杨兵

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其健康成长和学业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可是,我们在大学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可能已经生疏甚至淡忘。因此,在备课、上课之余,通过纸质阅读、电子阅读、线上听课、线下培训等形式继续学习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知识,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就显得重要且必要。

暑假至开学初,我利用假期和自习看班时间,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通读批注了两遍,再次印证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观点:纸质阅读仍然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成长途径。主要是时间成本低——可利用碎片化时间。

李玫瑾教授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社会关注度高的青少年犯罪进行过详细调查。因此,这本书所谈儿童心理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就有了与众不同的专业视角。

这里从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的一个理念谈谈她给我的诸多启发:心理抚养的关键是给孩子注入丰富、正确的观念。

李玫瑾教授认为观念不同于知识,知识是理性的,并有逻辑在其中,而观念不是,观念只是记忆的一幅幅画面,它常常表现为一闪而过的想法,也称“念头”。观念不是理性的连续推理,而是瞬间反应;它由生活情景形成,不是由推理形成。

一个人的观念从哪来?一定是从他耳闻目睹最多的情景,听得最多的声音,经历过的一件件事情和父母师长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中来。这些以一幅幅生动直观、印象深刻的画面的方式储存在孩子大脑之中。观念形成时间越早就越恒久,甚至可以进入潜意识的状态。当孩子以后再身处类似情景之中,曾经的画面就闪现出来,他就会立刻做出不假思索的反应。

一些犯罪分子的所谓“激情犯罪”行为,追根溯源的话,可能就与他幼年时的特殊经历留下的记忆画面和随之形成的错误观念有莫大关联。同样,父母师长符合常情常理、遵循礼仪规范的言传身教就能给孩子注入正确健康的观念。甚至可以说,观念就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起点。

当我理解了这一观点之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班主任工作理念和亲子关系培养,于是就获得了以下启示:

1.    为什么“情境教学模式”比“常规教学模式”有效?

情境更加具体直观,可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对接。身处情境的学生能调动的感官会更加丰富,可接收的信息会更加立体,在涵泳品味之中潜移默化,在互相启发之下深入理解。这就比传统的“问答式”和简单的“任务驱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备课投入提出更高要求,要做到“入情境之前预设到位,在情境之中引导到位,离情境之后总结到位”。

2.为什么“讲道理”不如“做示范”?

“做示范”一定会有可触可感的情景,是有画面的;示范人面对问题的情绪反应和处理问题的行为反应是直观可视的。而且示范人和受教者之间通常会有互相观察、交流对话的过程,或者“对抗——理解——接纳”的关系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也加深了关系的融合和观念的认同。而“讲道理”往往会引发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受教者一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念,难以主动接纳说教者的单向灌输。这其实也就解释了“身教重于言传”的价值。

3.为什么“亲自抚养”比“隔代抚养”更有价值?

长期稳定的亲自抚养才有为孩子注入观念的机会。因为良好的抚养能使孩子对抚养者形成“依恋感”,而这是实施管教的心理资本和关系纽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心理资本”不是对孩子进行精神控制的力量,而是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教导和指引。

同时,养的过程就是育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某些事情的在意、强调和坚持,都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观念,成为一个人一生之中最早的观念。而“隔代抚养”下,这样的过程就被阻断,机会就大量浪费。并且“父辈”和“祖辈”的观念冲突,轻则让孩子无所适从,形成内在冲突;重则给孩子投机的机会,养成多重人格。

当然,阅读这本书的收获远不止于此,但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学情的变化,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拓展能力边界。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读数学基本思想18讲》有感

数学组  张锦川

今年暑假,学校“同读一本书”活动中,数学教研组推荐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史宁中先生著的《数学基本思想18讲》。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

本书共分了三大部分十八讲,从数学的抽象、推理、模型三个方面,介绍了数学的基本思想。从我个人的阅读体会和收获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各位老师分享交流。

一、加深了数学思想的认识

正如书中所说:“在数学教学中,通常说的等量替换、数形结合、递归法、换元法等,可以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但不是数学基本思想。”数学基本思想必须依赖两个原则——数学产生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学习过数学的人应当具有的基本思维特征。因此,作者把数学基本思想归结为三个核心要素:抽象、推理、模型。

以前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提到七大数学思想,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这七大数学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确常常出现,也容易被人理解,在考试中也更能被“彰显”出来。然而,按本书的观点来看,这些仍属于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中要求的“四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及基本活动经验和“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也正是努力实现数学学科从具体问题、具体的数学活动到数学基本思想的形成,最终发挥学科的育人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有助于具体教学的理解

阅读完本书,我对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或者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本书中提到:“四则运算是数的运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运算。通过讨论可以看到: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都是基于加法的,由加法的逆运算产生了减法,由加法的简便运算产生了乘法,由乘法的逆运算产生了除法;为了逆运算的封闭性,必须对数的集合进行扩充,在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有理数集合上都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但只有有理数集合对于四则运算是封闭的。”在中学阶段,我们经历了从有理数到实数,从实数再到复数的数系扩充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讲,数系的扩充也代表了数学自身发展中的突破,这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具体问题来理解这一观点:

【问题1】求证:根号2是无理数。

这个问题是数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反证法证明的一个典例。然而,反证法在归谬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用到了整数运算的一些性质。

【问题2】求证:tan30是无理数。

本题是前几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题目,也可以利用有理数集合对于四则运算是封闭的这一结论,结合两角和的正切公式tan(α+β)(tanα+tanβ)/(1- tanαtanβ)进行证明。

再例如我们在进行函数的教学时,经常会研究函数的定义。而函数的定义在整个数学史上也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强调几何图形:函数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莱布尼茨的一部手稿中,用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

——莱布尼茨

强调变量关系:如果某变量以如下的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者也随之变化,则称前面的变量是后面变量的函数。

——欧拉

对应说:假定z是一个变量,如果对它的每一个数值,都有未知量ω的一个数值与之对应,则称ω是z的函数。

——黎曼

关系说:如果定义在集合XY上的关系F满足:对于每一个xX,都存在唯一的yY,使得(x,y)F,则称F为函数。

——布尔巴基学派

本书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等号具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表示等号两边的量相等,一个功能表示运算结果的递推。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道题:

【问题3】(2014年四川高考理科第9题)已知f(x)=ln(1+x)-ln(1-x)x(-1,1)。现有下列命题:

f(-x)= f(x);②f(2x/( x2+1))=2 f(x);③| f(x)| 2| x|。其中的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B.

当年高考结束后,我就对这道题有些存疑。现在再读了史先生的著作,我就更有疑惑了!

以②f(2x/( x2+1))=2 f(x)为例,等号左边的x的取值范围为实数集R,而等号右边的x的取值范围为区间(-1,1)。因此,如果在这个等式中,等号表示两边量相等,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两边的x的取值范围不同;如果等号表示运算结果的递推,那么递推应该是从左边到右边进行推理,而左边的x的取值范围为实数集R,右边的x的取值范围为区间(-1,1),推理的过程中,不可能范围越推越小,如果将这个式子调整为2 f(x) = f(2x/( x2+1)),从等号表示运算结果的递推这个功能上,还可以解释通。

三、拓宽了学科育人的路径

史宁中先生是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本书中既对具体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从数学史上进行了梳理,还在哲学高度上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例如,当我们思考最基本的概念的形成,它到底揭示了哪些方面的思考?我也突然想起多年前和申祝平老师进行交流,他说许多数学定义已经蕴含了最值的意义——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球面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定义都有着“最近的”含义;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这些定义都有着“最小的角”的含义。甚至,在生活中,我们说某位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往往也说的是他最好的成绩记录。

本书中还讲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重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学生中的大多数,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需要研究数学,因此,这些学生从事工作后,会把辛辛苦苦记住的那些数学概念、证明方法以及解题技能逐渐忘掉。这个现实,给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提出了一个非常本质的问题:是否应当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能让学生感悟一些东西、积累一些经验,让学生终生受益呢?”这也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我想用著名的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夏丏尊与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合著的《文章作法》绪言中的话作为结语:

“专一依赖法则固然是不中用,但法则究竟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径,使人得到正规。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但比之于有正当知识,再经过练习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而跟着渔父的儿子去学游泳,比之于跟着专门家去练习也不同,后者总比前者来得正确快速。法则对于技术是必要而不充足的条件,真正凭着练习成功的,必是暗合于法则而不自知的。”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我想,读书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大抵也是如此吧。

 

读《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有感

英语组  胡永利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平时更多地关注教学设计,很少深入思考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我甚至狭隘地认为作业就应该按照教辅资料上的常规作业布置即可。虽然带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有根据不同学生层次设计有针对性作业的意识,但总感觉缺乏有效的操作策略。久而久之,这种低效的作业布置往往变成学生的负担,我自己也常常觉得作业没有起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

暑期期间,我阅读了英语教研组推荐的“同读”书目《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作业方面做到“提质控量增效”?王月芬老师的这本书让我颇受启发,收获满满。走进这本书,我彷佛是《桃花源记》中的那位武陵人,走进了一片关于作业设计的“桃花林”。我的感受分为两部分:

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通过对现实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原因的剖析,王老师提出了解决之法,即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观。课程视域作业观强调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情况,运用“目标-设计-实施-诊断-改进”的科学研究范式。这种作业观强调四大基本理念:一是关注学生差异,二是注重作业与教学协同,三是系统设计作业,四是注重反思改进。

对我来说,这一观念无疑使我打开了新世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统筹全年级教学进度,全年级征订的教辅资料也基本一致。开学伊始,学生普遍反映英语难,即使课堂听懂了课后也很难完成教辅资料上满是生单词、长难句的英语阅读。这不禁让我想到本学期高一高二年级推行的“为先”预习案。我们英语学科组的第一次预习案设计了关于音标的衔接知识,即给出音标让学生写单词(全都是初中所学单词)。我惊讶地发现我所带的海航班同学的音标知识基础几乎为零。毋庸置疑,这次预习案的设计帮助我发现海航学生在音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了作业的评价诊断作用。那么此时我是否还要按照年级整体作业安排让海航学生去做连题都看不懂的阅读题么?我还要为了追赶进度置音标学习于不顾么?当然不是,我按照课程视域的作业观,首先调研班级学生对于音标的掌握情况,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初中压根没学过音标,上课都是老师领读自己跟读,不会的单词一点儿也不会按照音标来拼读;有的具备一定的音标知识但个别双元音区分不来、重音把握不好。了解学生的学情后,我开始放慢课程进度,专门抽出辅导课、早读等让学生先落实所有元音的发音,并打印关于音标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树立按照音标读单词、记单词的意识,作业批改后对掌握较弱的同学利用课间进行一对一辅导。两周下来,学生逐渐掌握音标知识,课堂上发言明显踊跃很多、自信很多。所以我很认可书中的观点,作业是课程的关键环节,要肯定作业和教学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关系,教师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临时补充、调整甚至删减部分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是完全可行且有必要的。

二、“豁然开朗”

如何基于课程视域作业观进行单元作业设计?王老师从单元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难度、作业批改分析与改进、作业类型以及作业差异性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书中既有作业设计前的“设计流程图”、作业设计中的“属性分析表”,还有作业设计后的“反思评价表”,整个过程让我对作业设计“豁然开朗”。

这里我以高一Welcome Unit中的语法板块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教学为例简单谈谈作业设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回忆、联想等方式复习初中所学的基本功能项目、语音知识、重要词汇及语法结构,为高中英语学习做好过渡和准备,属于衔接过渡单元。语法板块作为第三课时,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八种基本句型的结构,了解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其功能。基于对上一届海航学生学情的了解,我知道很多同学压根分不清楚什么是主语、什么样的词可以做主语,更别谈分析句子结构。所以我在设计作业时,并没有让学生去做教辅上的配套题,而是准备了更加详细的作业,给了学生大量的例句,让学生整体感知每个句子成分,如在语境中感受主语的位置、主语的功能、主语的构成以及主语是否可省略等等。最后针对学生完成情况又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板块进行了专门讲解。在这本书籍的指导下,整个作业设计过程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特点、课堂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差异等基础上进行设计,建立了“目标导向、系统设计、诊断反馈、动态生成、体现个体”的整体作业设计。我相信,这次的设计能为后续单元中出现的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甚至是更为复杂的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板块打下牢固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深入落实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完成作业重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今后在日常教学中不停地研究和实践,也希望和同仁们在研究、实践、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生物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读《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有感

生物组  孙振浩

生物学也可以这么美,又这么通俗易懂,这是我读完尼克莱恩所著的《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的第一想法。

尼克·莱恩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演化与环境系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生物学公众科普作家。初读本书时,就被书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所折服,开篇它对地球上欣欣向荣的生命景象做了这样的描述:“正是生命,把我们的星球从一块绕着年轻恒星公转的伤痕累累的炙热岩石,改造成了这座太空中的活灯塔;正是生命,使我们的星球充满蓝色与绿色,因为微小的光合细菌净化着大气与海洋,使之充满咝咝作响的氧气。在氧气的驱动下,生命在所有可想象的维度里爆发。繁花盛开招蜂引蝶,金色的鱼儿躲进缠结的珊瑚,巨大怪物潜伏在漆黑的深渊里,树木的枝条伸向天空,动物沉睡、醒来、看见一切” ,读完这段话,使我陶醉于这幅美景之中,久久不能忘怀。相似的语句在本书中还有很多,越读越让人感觉生物学从来不是大家所想的冷冰冰的理科学科,而是如此美丽迷人、充满活力。

生物学知识很多都是抽象的,尤其是细胞及分子水平,因为它们无法被人们用肉眼直接观测到,所以理解起来很难,但作者却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它们变的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引人入胜。如在阐明化学反应的本质时,他用拟人的手法这样描述:“化学是关于“欲望”的科学,原子和分子被“吸引”“排斥”这样的词语所主宰,以至于提及化学而丝毫不去诉诸某种拟人风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分子“想”失去电子或者得到电子,“吸引”相反的电荷,“排斥”相同的电荷,和性质类似的分子“共处”。如果所有的分子伴侣“希望”参与,化学反应就会自发进行;或者可以用更大的力量强迫它们不情不愿地反应。当然了,有些分子其实非常想反应,但是难以克服自己内在的羞怯。只需一点点轻柔的调情(活化能)就可能激发巨大的欲望释放,涌出一股纯能量。”本书还将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比作多人舞会上优雅的舞蹈,ATP合成时的化学渗透原理比作水力发电站,光系统Ⅰ和Ⅱ的配合比作两个小人在击打皮球等等,这些恰当的比喻帮助人们理解和记忆知识,让人读起来也轻松愉悦。

读完本书,对比大学时皱着眉头所读的那些厚厚的专业书,我深刻的意识到,我所教的初中生,他们没有学过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储备较少,理解能力不强,抽象思维也不发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将知识陈列出来,课后让他们去死记硬背,效果注定是不好的。除了教授他们基本的知识外,更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否则生物学这么有趣且美丽的学科,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是为了考试而苦学。七年级上册学习细胞的时候,学生不能理解细胞的繁杂结构与功能,如果可以巧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细胞的各结构与功能与他们见过的、知道的什么相似,效果就会好很多,如将细胞膜比作学校的门卫室,用门卫师傅控制人员进出学校来类比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又如将细胞呼吸比作燃烧作用,主要场所线粒体比作汽车发动机等等。教学过程中对于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教学内容要巧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一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二则增加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生物学,而要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去教授知识的前提是老师要参透知识,找到最合适的那种事例现象,否则会加大学生理解难度。如何找到最合适的事例现象,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多读优秀的科普类书籍,将其中的相关语句积累下来,备课时适时引用,同时也要留心生活,经常思考,有了好想法、好事例立即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下去,积少成多,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素材,为我们所用。

虽说生物学是理科学科,但其独特的地位也让它兼备文科的色彩,所以教学语言也可以充满美感。生命之美到处存在,有生物多样性的繁荣美,有细胞内部结构配合的统一美,有种群生物个体之间的合作美,有生物进化历程的演化美。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的去撰写一段优美的语言应用于教学中,每一节生物课都可以去表达对生命的崇敬,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他们从心底觉得,学习生物学,不只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去感恩生命,感恩自然。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同样也是教师教学能力进步的阶梯,教师应该多读书,多积累,不管是精妙的语言还是丰富的观点,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再以适当的方式和时间传授给学生,我相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取得更好的进步。


关闭
上一篇: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师生赴我校进行交流座谈
下一篇:陕西师大附中名校+共同体举办“隆基讲堂”第十六期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