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寒假“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圆满结束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而不厌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中必需的,是其个人发展和生命成长最好的方式。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教学。
今年寒假,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寒假前,各学科教研组长精心选择推荐了各学科的经典书籍,内容涵盖经典理论著作、学习科学研究、古代先贤传记、教学技能训练、最新教育理念诠释等方面。假期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择了一至二本进行阅读。
开学后的第五周和第六周,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在文理备课时间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大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了书本中蕴含的教育哲理及学科知识,并撰写了读书心得。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分享结束后,各组分别确定了本组参加学校交流分享的代表,并提交了读书心得。教研室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决定授予王静等15位教师学校“阅读之星”称号。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此次读书活动,我校教师进一步夯实了专业知识,更新了知识结构,开拓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教育智慧。一年两次的教师读书活动,为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助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书香校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
“阅读之星”名单:
王 静 田歌洋 胡怡婷 王一曼 项清喜 张一博 齐雪丹 郭宏宇
张可佳 薛 原 吴林霞 侯 哲 李鑫淼 马文妍 姚 洁
部分优秀教师读后感选登:
新高考背景下英语课堂如何调整
——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课例研究》有感
英语组 王静
寒假期间,学校继续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英语教研组的“同读”书目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课例研究》。这本书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论知识,系统地介绍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如何在英语课堂上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教师如何将课例研究与自身专业化发展相结合。第二部分实践知识,收录了12位英语名师的主题式课例。
书中既涵盖了对理论知识的论证与阐述,又包括了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案例及其评析,为一线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参考。对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20年的我来说,很多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法都需要更新,继续学习充电加强自身教学能力显得⾮常重要。此书对我而言就是⼀场及时雨,让我茅塞顿开,许多平时教学中困惑的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得到很好的解答,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起了很大的帮助。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动的航标,增加了⼀些实际的操作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导航。
读完此书,结合新课标以及2025年陕西省将实施新高考的特殊背景。我对新高考背景下英语教师自身转变和英语课堂的调整有一些思考: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培养公民语言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新高考的临近,英语教师应有相应的措施与改变以适应改革的发展与需求。
一、适应改革的需求,英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首先,在高考改革即将到来之时,我们不能满足于原来的专业知识,而应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另外,面对走班制,我们充满了压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提高思想素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并且要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同时关心热爱学生,以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品德、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其次,我们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除具有正确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和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之外,我们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英语专业方面的书籍,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借鉴他人成功的课堂实践经验。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更新,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知识型,技术型向活力型、思辨型、促进型发展。
二、践行英语课堂活动观,保障核心素养落地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保障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是践行英语学习的活动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课例研究》这本书中强调:活动是实施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语言知识、形成多元思维、发展文化品质、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践行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的重要举措。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第二单元T h e U n i t e d Kingdom的阅读Puzzles in Geography为例,我对课堂活动进行了调整。本单元的内容涉及的是地理知识,中心话题是“不列颠群岛”。本课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英国的历史、地理、人口、文化遗产等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位置、国家构成和名胜古迹,通过学生的阅读学习、感知、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我从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三种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1.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围绕the United Kingdom的主题创设情境,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设计学生作为导游介绍the UK 的活动,小组内合作,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选取the UK 的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介绍,如其形成历史,重要的城市等,描述并阐述the UK的地理情况和历史原因。
3.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从语篇角度出发,对目标读者是谁进行提问,希望学生意识到文章的面向群体,从而了解说明介绍性文体的特征。创设新的情境:一家做外国旅游的旅行社,征集大不列颠岛的旅游宣传手册制作者。整合出小组内最佳旅行手册后,进行全班评比。
三种教学活动——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使阅读课堂由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的活动组成,使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得到落实。
新课标和新高考政策的施行对高中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调整课程内容,对高中英语课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理解和落实相关政策,重视对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打造真正的英语高效课堂,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破除“锚定效应”,迎来自信学习
——浅析辅导学生走出“锚定效应”的方法
物理组 田歌洋
寒假伊始,我在网上买了《思考快与慢》的电子版图书,买书仅用了1分钟,然而读序言就用了好几天。每次拿起来,仅看几段文字就觉得枯涩难懂,直到后来看到这本书的一段推荐语“Buy it Fast,Read it Slowly. I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 ”,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读这本书的方式是对的,这才耐着性子以缓慢的速度阅读了这本书。
我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锚定效应”这个词,但这种效应却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以图片、数字、声音、视频等形式逐次对一群受试者加深数字31的印象,当这群受试者去判断一位中年男性的年龄时,无论这名男性实际年龄是多少,判断的平均结果会十分接近31岁,尽管受试者会在31的基础上对判断值进行调整,但对锚定值的调整往往是不足的,试验者的判断明显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31影响,这就是“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锚沉入海底一样地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答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锚定效应”也普遍存在于教育教学中,所以我认真思考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锚定效应”。
1.第一印象引起的“锚定效应”
每当我们带一批新的学生时,在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不多的情况下,第一印象往往会决定我们对学生判断的起始值,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便会在短时间内对这个孩子产生“偏见”。我在工作的第一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小A同学因记错了报名的日子,跑去打篮球而错过了新生入学报名,我气恼之余就在心中给他打上了“不靠谱”的负面标签。后来竞选班干部时,尽管在硬件上他是最适合当体育委员的,但是由于不佳的第一印象,我一票否决了他,选了另一位我认为积极向上的同学小B。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班因跑操效果差而被批评,小B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不愿再当体委。小A极力自荐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小A当体育委员,后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跑操比赛、体操比赛和运动会都获得了集体奖,他展现出了很好的体育素质和协调指挥能力,被评为当年的优秀班干部。
我认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回避“锚定效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青少年作为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其潜力是无限的。教育不应限定人,而应引导学生全面、积极、自由地成长,我们应把学生看成有丰富思想、丰富情感和丰富个性的个体。
2.学生错误前概念引起的“锚定效应”
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的核心,但在学习新课前学生脑海中会存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运动的物体受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受静摩擦力”等错误的前概念,从而对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产生干扰。
错误前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过程性材料感知的进程中,由于人知觉系统的局限性,形成错误的知识迁移,导致由复杂的物理表象概括出错误的物理概念,因此有些课的难点就是转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错误前概念转变的过程就是抵制“锚定效应”的过程,是经历思维结构转变和知识结构转变的过程,需要克服旧模式的惯性。要针对性地突破错误前概念,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前存在的错误前概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错误前概念进行修正,比如说创设差异性物理情景,纠正前概念;采用“生成”教学,转变前概念;加强学生探究实验,消除前概念,在学生的认知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3.学生心理暗示引起的“锚定效应”
学生的心理暗示也会引起“锚定效应”,比如这次期末考试结束后,班里有两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来找我,说明了他们此次数学和物理考试失利的原因——他们对数学和物理考试有极大的恐惧心理,尽管平时学习较扎实,练习题完成的质量也很高,但学习数学和物理总是比其它科目花费的时间更长,过程也更加痛苦,因此在他们心里认定数学和物理是他们的弱势科目。“这科我不擅长,很有可能考砸”的心理暗示影响着他们的整场考试,如果此次考试成绩优异,则认为是自己运气好,若考砸了则更加认定自己数学和物理差是铁一样的事实,完全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
对待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先要想办法消除负面心理暗示在他们身上形成的“锚定效应”,在日常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知识漏洞和思维误区,在考试结束后关注引起失误的方法和技巧的缺失,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问题突破。当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有所改进和提升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消除“我不行”的负面锚定,增强“我有实力,我可以改,我能提升”的正面锚定,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对部分科目学习和考试的恐惧心理。
“锚定效应”还存在于我们日常教学的诸多方面,甚至对我们的教学产生各种影响。作为教师,教育评价是我们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做智慧的教育者、做有心的发现者,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正向的“锚定效应”,产生的积极教育效果。
思 行 远
——《课堂提问能力实训》读后感
地理组 胡怡婷
一、教有疑,疑有思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日有所学,得益于一本好书方能日有所长。《课堂提问能力实训》这本书对于我准备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评价一节课,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课堂提问能力实训》这本书是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思维型教学系列书籍中的一本。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对深度学习、思维型教学、课堂提问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深度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思维型教学是方法,课堂提问是抓手。在这本书中,我关于课堂提问的收获如下:一是注重创设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关注现实生活,率先做一个充满热情的好奇宝宝;二是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以问题链整合相关知识,设计出有层次的问题,贯穿整节课、乃至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三是重视多向、立体的问题对话交流,反对由教师控制问答进程和方向的“质问式”“机械式”问答,注重开展师生之间交互质疑、多向交流的对话活动,强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学生自我不同阶段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观点协调。
虽然有十一年的地理教学经验,但想要设计出一节能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课,一节能发展学生深度思维的课,一节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课,还是很有难度的。由于缺乏方法和理论层面的指导,教学的效果时好时坏。读了《课堂提问能力实训》这本书,给了我在方法层面和思想层面上很大的指导。根据书中提到思维型课堂的五大基本原理,我设计出地理课应该有的四个基本环节。有了这四个基本环节,一节课就有了整体的思路,基本的结构。这四个基本环节就像是盖房子的框架,备课时只需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充。环节一:情境激发动机,引发认知冲突。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课堂问题。环节三:总结反思,整合内容,深化联系。环节四:情境延伸,促进应用迁移。教师通过挖掘材料、设计情境、提出问题以及适当引导,利用四个基本环节,进行地理教学设计,让思维型教学变现,增加理论实际操作性。
二、思必行,行必果
针对中图版教材第六章认识地区第四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利用所学所思,将这一节内容做了以下设计与实践:
1.设计的情境
情境一:地理环境与“长跑之乡的关系”,引发认知冲突,为什么长跑名将的分布有区域性。非洲有两个国家,它们是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这两个国家不断涌现出世界顶尖的长跑名将,被誉为"长跑之乡"。
情境二:利用历史上最伟大的长跑运动员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的故事材料,激发学习动机,同时提供分析情境一问题的线索,多学科交叉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的问题链
3.课后反思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问题是老师提出的,更是学生自主生成的,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2)思维型课堂,一定是有趣味性的课堂。思维型课堂最大的趣味,就是利用学科思维解决学科问题,从而获得成就感,拥有学科自信。
(3)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师生持久的共同坚持和奋斗的目标。
(4)如果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设计出好的剧本,需要集体的力量和热情。
思维型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在本节课的实践过程如下:
环节一:情境激发动机,引发认知冲突。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利用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一情境材料,人地关系这一复杂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引发认知冲突,提供学习支架。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课堂问题。本节课从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以及经济发展特征,解决情境问题。教师应该创设恰当的引导问题(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情境,符合学情),引发思维碰撞,让学生积极的展开思考,解决问题。环节三:总结反思,整合内容,深化联系。利用一节课解决一个综合性问题,解决一系列分支简单问题。同时讲完一节课要进行思维整合,知识总结。总结与反思是学生一节课审视收获的时刻。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有获得感,同时内化知识联系,深化概念理解,巩固思维能力。环节四:情境延伸,促进应用迁移。导课时的情境,应该是一整节课的背景色,课堂的最后,要用有深度的问题,将课堂情境升华。一节课结束了但是思考不能停止,本节课的迁移问题:站在地理环境的角度,中国能否培养出顶尖的长跑运动员。这一问题是本节课的应用与延伸,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节好课应当是回味悠长的,让学生愿意学,愿意想,能提出新问题,能课下解决问题,期待下一节课的问题。
在教学的路上,力求与一群人一起,将一个问题变成一群问题,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一群人的问题。高尔基曾说过:“ 与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绝大部分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总结并进行了发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是帮助每一位师者从有疑向无疑的长进。在学习的路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力求将吾之根本,因读书而有所获。
怀抱热爱追寻好的教学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后感
历史组 王一曼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这部著作毋庸置疑,绝不是魏勇老师灵机一动的偶得之作,而是他在多年中学历史教学中个人教学心得的沉淀。历史学作为一门承载着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科目,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由于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因此,讲好每节历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理想的”历史课,正如魏勇老师所言:“在课堂上,我的‘我’和学生的‘我’同样丰盈,同样蓬勃。”作者对于课堂的看法和见解也给了我一种警醒:始终不要忘记自己负有某种责任,努力地去学习反思,丰富自我,超越自我,然后试着去探索,讲出真正的好课,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历史中获得感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追求好课的路上我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我通读完本书后要思考的事情。
我最想成为的老师,或者说正在不断成为的老师是一个有专业情怀的老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历史教学必须要积攒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将每一段历史讲出价值,讲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正如史小军老师所言:“历史课讲究口传心授。”历史课的拓展延伸及趣味性都需要依靠教师的讲得以体现,我也时常感到,当自己对某一段历史非常感兴趣,了解比较全面的时候,我在上课时会非常的自然顺畅,可以游刃有余地讲出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我的情感。当然,眼光也不能局限于史学类著作,要塑造广阔的人文视野就要多阅读,文学类、哲学类等书籍都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像张楠老师说的那样,不同的书可以从不同方面去塑造你的思维,深以为然。
其次,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收获至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学设计无法预测学生的反应,因此,每节课都会是开放性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少不了依靠与学生的对话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不要控制学生的思维,对话不是问答,思想封闭的认知不是对话。对话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还要提出好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对话时有话可说。在教学中,我发现受历史教科书篇幅所限,课本中往往会遗漏掉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历史发展的偶然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意适当补充,这样才能让每节课尽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才可能让学生“一课一得”。
此外,时刻对课堂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我明白我在教学路上的钻研还远远未足,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义务在踏上讲台前,去查证我说的史事是否合乎史学理论,并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我的学生,因此,每一节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思路清晰地授课,我会提前写好逐字稿,按照自己的设计推进教学进程,将课程内容和历史细节融会贯通,还要关注教学重点,根据我的判断和学生的感觉调整教学,平衡好课标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当然还需要像其他老师学习,我在听同学段老师们的课时,注意学习老师们的上课方式、提问方式、语速、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衔接等;同时也注意学生们的反应,以此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改进自身的教学,开阔思路。虽然说在老师们的课堂中呈现的智慧并不一定能够在我的教学实践现场原封不动的再现,但在旁观和思考这些课堂智慧的过程中,我能感悟一定的意义,发现教育教学的丰富性和创造性。陆孔存老师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所以我要多反思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意识到自身授课的亮点和不足,以期让自己的主观认识无限逼近好课。
最后,要把教学工作当作研究工作。教学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更是思想上、知识上、情感上的。因此,要深入、全面地理解教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立足于课堂,训练学生的思维并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我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史学理论也好,教学理论也罢,要想讲出学生喜欢的课,教师就先要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永无止境的,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收获,去经历,去丰富,去探索,这真让我感到兴奋!
整体来看,本书的全篇内容,皆建立在作者对于好课的深刻认知之上,我读完后,受益良多。在理想与现实中,我要坚持的是,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事件中的经验与价值,在纷繁复杂的经验中获得一个客观性,要为了理想深深扎根于现实,为了理想深深研究现实,面对现实不断超越它,以此获得生命瞬间的踏实感!历史学家说:“我们大概永远也不会达到历史的本来面貌,正如我们对外在世界永远也达不到最终的真理。我们对于历史所能做到的,只是我们目前思想认为是可以满意的答案。”我知道虽然没有一节历史课会是完美的一课,但我还是要坚持做到敬畏每一节课,脚踏实地地去解决课堂里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理想并不缺乏其意义,它会引领着人们不断接近它,在追求好课的路上,我一定能获得或多或少的知识和智慧。
读裴光亚《数学之美》有感
数学组 张一博
《数学之美》一书,选材主要聚焦于高中数学,在高中数学基础上深化、拓展和延伸,让我们对数学之美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虽然其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既让一些人甘之若饴,又让一些人恨之入骨。
甘之若饴者,如伟大的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91岁高龄时,还流连于奇妙的数学王国之中,像孩童般连声赞叹“数学好玩”。恨之入骨者,如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先生,在书中直言“数学是噩梦,是疮疤,是泪痕,是老寒腿,是类风湿,是股骨头坏死,是心肌缺血……”。
数学究竟是玩具还是噩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了搞清楚它,我曾在班上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只有极个别学生和陈教授的意见保持一致,认为数学好玩,而大多数学生反映数学枯燥,难学,甚至觉得数学成绩好不好,与能不能感受到数学“好玩”之处没什么关系。
诚如学生所言,真的没有关系吗?我的看法是,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相当之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数学教师,如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会变成一种以兴趣为驱动的自发性行为,对数学的认识也会更加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并且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近年来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对学生的美学教育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比如2019年全国卷,“断臂维纳斯”探讨了人体黄金分割之美;2020年全国卷的古埃及胡夫金字塔展示了几何图形对称之美;2021年全国卷的折纸问题,以简单的折叠次数,复杂的面积种类,最后却可以用一个数学求和式
来表达,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因此,未来的数学教学趋势,必然是知识传授和美学教育的高度融合。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呢?
首先,我们可以挖掘隐藏在教材中的数学之美。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时,就有意通过一些设计引导学生探究教材,进而使其感受到数学之美。教材中先以椭圆的定义引出问题,到两点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然后将此数学问题再以拉链作为实际载体,画出双曲线并归纳得到双曲线的定义。借助离心率,学生会发现三种圆锥曲线都可以由常数来统一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还运用了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对定义有了更加精准、深入的理解。数学的统一美和抽象美便由此得到了彰显。此外,我在教授“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时,也启发学生去思考建系方式不同而导致的曲线方程复杂程度不同,让他们从对称的曲线和简单的方程品味出数学所蕴含的对称美和简洁美。
再比如我们现在讲到的三角函数,学生目前一共学习了18个诱导公式。而这18个公式的记忆口诀,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句话,就可以轻松判断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一句话涵盖了18个公式的复杂原理,何等的神奇,何等的巧妙!这就是数学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数学的简洁之美!还有辅助角公式,三角形万能公式等等,无一不让人啧啧称妙,让人感叹数学奇异之美。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总有学生对诱导公式口诀提出质疑,认为它是麻烦的,要经过两次判断——函数名和冠上符号的判断,还不如直接机械地记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将数学之美由自己的认识转变为学生的认识,以致于他们没有感受到数学之美的裨益。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审美体验,让他们逐渐形成“没有思考的记忆是不美的、没有过程的结论是不美的、没有规律的寻找是不美的”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之美。比如“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成书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彰显了古人缜密的数理思维的一个经典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不仅有假设法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还抽象出代数与方程思想。所谓代数,即,无论何数,皆可以任何记号代之。代数运算实质上是一个抽象的过程,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方程解法,就将具体的鸡抽象为x,具体的兔抽象为y,然后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抽象符号的方程,最终得到答案。这种高度的抽象性本身就是数学之美。再比如利用“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两句诗可以设疑:每日黄昏,将军从烽火台出发,到河边饮马后回到河岸同侧的营地,为了节省时间,他怎样走才是最近呢?学生在“将军饮马”的情景中,找到解决的关键点时,就会领悟到对称的力量。而此时数学之美便如夏日的荷花般,在这个过程中悄然绽放,以淡淡的芳香氤氲着学生头脑中的那颗智慧之树。
数学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奇特的符号,数学学习留给学生的也不应该是“枯燥,繁难”的回味。数学的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智慧的美和科学的美。数学的美通过概念,符号和逻辑关系反映数学理论的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抽象美和奇异美等等。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呈现出数学知识鲜活的一面,美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样的,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才能领悟到蕴藏在公式和符号背后的数学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参与本次的读书活动,我的确获益良多,对教师这一行业的定位更加明晰。之前,我总是困惑于为什么有时自己想写一些东西,却下笔如有千斤,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读书太少、缺乏思考的缘故。感谢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今后我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早日成为一名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学生的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