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寒假“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圆满结束

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教师读书让我们在教育旅途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韧,进而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育人能力,助力学生培养,发挥教育更深远功能的重要手段。

今年寒假,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寒假前,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精心选择推荐了各学科的经典书籍,有学科理论著作,有课程教学研究,有科普读物,有地方文化研究,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假期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择了一至二本进行了阅读。

开学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大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了书本中蕴含的教育哲理及学科知识,并撰写了读书心得。

 FotoJet01.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2.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3.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FotoJet04.jpg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分享结束后,各教研组分别确定了本组参加学校交流分享的代表,并提交了读书心得。教研室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决定授予张明、卞润梓等16位教师学校阅读之星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本次读书活动,是我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推动学习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开展专业交流研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

阅读之星名单:

QQ截图20240422094014.jpg

部分优秀教师读后感选登:

《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读书心得

数学组  张明

于今年寒假,有幸参与学校举办的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拜读了赵国辉老师和王李萍老师推荐的《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一书,感触颇深,收获满满。现就读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简单做一分享:

1、概率的世界观:平静接受现实,努力改变概率。

我们生活中大多会出现两种人:一种生活总体上很乐观,相信事在人为;另一种偏向于悲观,相信宿命论,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确定的。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在不同事情上出现这样两种思维。

其实,这两种世界观都是存在问题的。事在人为的世界观,会在发生挫折时变得脆弱不堪,过刚易折;但如果要相信宿命论,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既定的而不去努力,又过于消极。

正确的世界观,应该在这两者之间,称其为概率的世界观。其核心思想有两个:第一,我们无法在事前保证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第二,这个结果发生的概率,是我们可以靠努力改变的。

特别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成果很多时候是依靠学生取得的成绩来体现的,这里面就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备课,抓好落实,努力提高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概率,不必要过度焦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多样性红利:三个臭皮匠,未必顶得过诸葛亮

本书的第三章从方程组的角度解释了多样性红利。任何人都可能会有认知盲点,而站在不同角度的人在一起讨论后达成的共识,往往最接近真相。这就是所谓的多样性红利。

方程组里的每个方程,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事物的内在本质。而方程组的解,就是结合多个角度的观察结果达成的共识。如果一个方程组中每个方程对应的直线的斜率过于相似,那么这个方程组就是一个病态方程组。同样,如果想通过多人达成共识的方式来掌握问题背后的真相,那么这些人看问题的角度就需要有较大的差别。否则,就会出现病态方程组问题,得到的答案就不够准确。三个看问题的角度很接近的臭皮匠,恐怕就不如一个诸葛亮了。

在这里我就想到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大数据。我们在各种APP上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被大数据推送过来的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所以我们越看越爱看,根本停不下来。但其实这很容易造成信息茧房管中窥豹,很难对一些事情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所以我们有时需要放下手机,与不同的人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观察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如何激励学生:频繁的小确幸与偶尔的大幸福

如何激励学生,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本书的第四章,运用卷积的概念分析了偶尔的大幸福频繁的小确幸哪种更能使我们感到幸福的问题,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当你遇见一件让你开心的事情时(不管是大幸福还是小确幸),这件事就是冲激函数,它作用在这个系统上,会让你产生幸福感。然而,这种幸福感并不会持续很久,并且会以比你的想象更快的速度消退。

所以,无论是像吃到想吃的美食、看到美丽的风景这样的小确幸,还是买车、买房、金榜提名这样的大幸福,所带来的幸福感都会从零冲到峰值后下降至零。大幸福带来的幸福感虽然高,但也会消散,而小确幸带来的幸福感虽然低,但因为在生活中很常见,反而可以让我们比较长时间的保持幸福感。

在激励学生上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的一些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即用我们营造的频繁的小确幸来撬动学生人生的大幸福

4、如何面对拖延:精益求精与步步为营

人们做很多事情,通常都有两种模式:步步为营精益求精步步为营的模式把整个过程分为多步,每一步都力求完美,上一步没做完不进行下一步,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精益求精的模式并不要求把每一步都做到完美,而要求迅速走完一个完整的流程,然后反复迭代,不断提高。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用精益求精的模式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们所熟悉的拖延症,其实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想要力求完美,步步为营,反而不能及时开始,拖延了起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追求完美的心态,采用精益求精的模式,先行动起来,然后通过反复迭代来完善和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最后,有一句话也分享给大家: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但相对枯燥的学科。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加入一些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案例,也可以加入一些数学史上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内驱力。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分享,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帝都未远,长安就在我们身边

历史组  卞润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们常放在嘴边的一句俗语,但受限于工作或是学习,我们往往无法抽出时间或精力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有了空闲时间,我们可能会拿起手机刷视频,反而忽视了身边的风景与烟火气。到了假期,终于有了较长的时间可以出去旅游,但也往往只会在一些网红店铺与景点打卡,除了照片之外,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

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西安也逐渐在网络上成为了一座网红城市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唐诗表演更是将大唐不夜城推向了新的高峰,西安也被人们称作是一座没有旅游淡季的城市。

那么,在这座千年古都、周秦汉唐故都、留下了无数历史文化记忆的长安城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展现自己的特殊性,如何解释这座城市是怎么吸引我们的呢?在大唐不夜城的灯火辉煌背后,古都西安又留下了哪些历史痕迹呢?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西安其实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知晓西安的周秦汉唐的古都辉煌,但不知道究竟去哪里寻找历史的痕迹,也不知道在辉煌过后,哪里去追寻废都时代西安的平淡。

在书山文海中,选择这块犹如尘封了千年的秦砖,《寻迹西安》也许能给我们一个新的线索。

《寻迹西安:西安重点文保导览手册》是华夏古迹图团队寻迹华夏之古都系列的第三本,团队以华夏古迹图文物古迹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建立起来了全国各地区的古迹大数据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挑选重点地区进行相关古迹信息的梳理,逐渐形成了《寻迹西安》等系列文保导览手册的基本线索。

《寻迹西安》将西安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以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五个类别进行梳理,并在每个类别中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文保单位。与一般旅游类书籍不同的是,《寻迹西安》关注的不是网红旅游景点,而是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保单位,或在当地具有特殊性的文物遗址,并对其开放情况与寻访路线加以说明,提供了最便利的访古指南。

西安为十三朝古都,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帝王都在此建立丰功伟业,但因历史久远与战乱摧残,都城与宫阙都化为尘烟,只留下一座座夯土台基遗址与文物存留供后人凭吊。虽然许多朝代都定都西安,但这些朝代的都城位置却不尽相同。

西周丰镐在西南郊沣河两岸,文王营丰,武王营镐,经犬戎之洗劫,昆明池叠压,如今只有车马遗存。秦阿房宫在西郊沉寂,台基高大,到了现场才知其并未建成,项羽的大火只在咸阳熊熊燃烧,更没有杜樊川口中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汉高祖的长安城地域广大,未央宫南北三重,前殿雄伟壮观,长乐宫遗址犹存,城池护壕如今成为了人们的泛舟赏春之所,武帝营造的建章宫太液池,如今仅存夯土,在村落集市中默默回忆着千年前那段历史的辉煌。

盛唐气象是每个中国人心中对古代盛世的最佳回忆,长安也逐渐从一个地名变成了对太平盛世的都城文化的象征。除却大小雁塔大明宫外,在西安的街头,还有电视塔旁的圜丘天坛,乐游原上的青龙寺址,还有大唐西市的车辙再现着梦中丝路的身影,明德门后的朱雀大街彰显着盛世的胸怀开放。樊川与南山中的座座佛塔,也描绘着那伟大故都的辉煌与荣耀。

盛世过后乃是被人们遗忘的废都时代,众多描写陕西与西安的书籍以及博物馆都对这一时期着墨不多,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本地博物馆也将宋金元明清一笔带过,秦晖先生曾言历史是不能切断的,只讲辉煌不讲衰落,难说是真正的历史。何况王气黯然后,民气仍堪歌。唐代之后的西安仍有许多遗存,彰显着那个帝都不再的时代。

钟鼓楼是西安的心脏,晨钟暮鼓是古城西安的心跳声,城墙下走过了一列列火车,城墙上有人留下了一句句誓言。除此之外,西北第一的都城隍庙中,曾经身陷火海保卫汉高祖的纪信,如今享受香火继续护佑着西安城的人民。回民街内,明清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也体现着千年来丝路带来的民族交融。文昌门内,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的背后,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石成林,正如《三体》中的话:把字刻在石头上”“给岁月以文明,西安碑林正是这样的写照。

古城西安,还有许许多多的遗迹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对我们而言,不止长安,不止西安,不止陕西,不止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古代人类留下的踪迹值得我们去探寻。带着《寻迹西安》,按图索,一起去探寻华夏文明千年来历史遗存的魅力!

 

《第四次教育革命: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

读书心得

信息技术组  马立

引言: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尼安特人和智人之争,我们的祖先智人在体能、体型方面均不如尼安特人,为何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步发展壮大?一种观点就是智人的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教育可以是可以让国家、让民族世世代代受益的宝藏,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下,如何把握时代的节奏,用前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未来的走向,第四次教育革命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方向。

教育,从人类相互使用简陋的工具开展交流伊始,教育就与技术紧密相连。《第四次教育革命》作者安东尼,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了教育的阶段,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期,这次革命的标志是文字和学校的出现,伴随着学校的出现教育才变成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同时也出现了专职的教育人员;第二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书籍出版和知识传播的方式;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班级授课制扩大了个体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满足了工业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保证了知识传授上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第四次教育革命,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方式又再一次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种技术对今天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将搜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中有435篇文章直接相关,其中应用前三的排序是智能辅导(30%结果提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智能生成个性化的教育辅导方案和学习计划;个性化学习(26%结果提及)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但是老师只有一个,人工智能就能精准规避这个问题,给每个学生最需要的学习内容;智能评测(10%结果提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依靠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快速、准确地评测学生的学业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已经在和教育紧密相连,将工业生成所需的固定的、模式化的人材培养模式,转化为基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本书从新的视角划分了教育的变革、讨论了教育的本质及教育遇到的难题,引导读者认识到工业时代的狭隘视野对教育的存在的影响,然后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英美国家的发展、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大学的样态,最后介绍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好处、机遇和风险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并给我们指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整个书本的主要脉络是总结教育的历史、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向描述,最后是讨论未来的教育再人工智能的支持与影响下的发展方向,对于中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开启了三点启示:

一、 教育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的新样态。教育在传统的视角下就是教师学生与教室和粉笔,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环境支持下的教育变革已经悄然进入我们身边。一直以来,我们相信教学只能由老师来完成,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教师的教学会更加具有效能,我们必须拥抱人工智能并确保与之合理融合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正如书中强调,独立的人工智能在现有的状态下也无法履行教师的全部职责,只有将教师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形成新的教育样态,才能更好地履行信息时代下教师的职能。

二、教育模式的改革。学校的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就是课堂上的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的关注点成长为让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前三次教育革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质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并没有改变教育的基本模式。传统大规模教育的模式仍然存在显著的弊端,尤其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劣势明显。虽然之前的三次教育革命成功引进了大众教育,扩大了大学招生规模,却没有克服教育领域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教育体系只教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它使学生同质化而不是个性化。在信息时代,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大学或者工作场所进行的学习,教育是可以随时发生或按需提供的。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育给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引导教育摒弃固定的模式,从而更加贴合个人的需求发展。畅想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以年级进行的阶段划分,而是按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的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将彻底颠覆目前的教育样态,教育工作者对此还应当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三、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双面影响。作者的观点,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的影响是利弊皆有的,人工智能将解放还是弱化人类,目前还无法确定。对于人工智能人类是好奇的,因而不断探索创新。人类最大的权力就在于决定权,我们教师决定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最终走向与终极样态。每个人都是参与的一份子,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不惧未来,用于创新,努力的让身边的事物更加美好,也是人类应对快速发展技术的法宝。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思考的,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发育的温室,让各种思想与模式在温室中不断发芽,最终会有最适合世代发展的种子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

 

进入心流状态,体验美好人生

心理健康组  张晓旭

人类这一生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幸福的美好人生。《发现心流》就是这样一本告诉我们如何从觉醒”“掌控到把握人生幸福的心流体验,告诉我们如何提升幸福感和效率,获得积极人生的一本行动指南。本书的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

何谓心流体验,本书指出心流就是当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联结到自己,就是当我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且擅长的事时,会感受到或灵思泉涌,或废寝忘食,或稍纵即逝等。当我沉浸的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虽不见得会有多快乐,但内心会感觉到分外的充实与和谐,这就是心流体验。

当尝试回忆自己的心流瞬间,惊喜的发现我获得的所有心流体验都有一个相同的关键点,就是高度的专注,因此我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这本书,想要去寻找如何创造心流体验的指路明灯。书中指出成就心流体验关键在注意力,因为提升心智运作的层次,就必须学会集中注意力;要使先天的才能变成充分发展的智力,就必须学会控制注意力。因此,想要获得心流体验,都需要在刚开始花些心思,控制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将精力专注的投入在易于产生心流的内容上,充分的体验心流带给自己的积极感受,然后放大到整个生活过程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中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是认知活动也是智力活动,它的五个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注意力是学习的开始,也是体验心流状态的关键,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始终。因此,我以提升注意力为切入点,以通过注意力找到进入心流体验的通道为目标,设计了一节心理主题课程注意力的心流之旅。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串联注意力的发现”“认识”“训练提升,旨在让学生感受注意力训练中的乐趣,强化集中注意力的意识,体验到明确目标、反复训练、排除干扰、冥想放松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从而联系生活实际找到自己的注意力提升之策,为进入心流状态的打好基础,创造幸福最优的学习体验。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要心流体验需要享受人际互动和正视家庭。人是群居动物,人际互动对于意识的平衡稳定十分重要,若想充分的享受人际互动,须符合两项条件。首先,要找出自己与别人目标的一致性,即发现共同处。其次,必须愿意关心别人的目标,提升自身的特性优势,给予对方所需的情感价值,拉近彼此的接近值。唯有做到以上两点,才有可能从人际交流中得到积极的收获,体验到完美的互动关系带来的心流感受。人们要正视家庭,家人的关系越亲近、越和谐,会使生活在家庭环境中的人心怀一种甜蜜的幸福感,完美的家庭关系能够避免发生冲突和精力事件的消耗。如谁去辅导作业、谁去买菜、谁去刷碗、谁去洗衣服、谁去拖地等问题。当我们的家庭力量成为后盾的时候,就容易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

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握心流技巧,对我的健康和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后面,我要享受人际互动过程,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为进入心流状态构建稳定的环境基础;在业余时间尝试进行一些艺术创作、运动、阅读等活动体验,丰富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渠道;定期进行专注力和冥想放松的训练,提高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同时,这些技巧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压力和焦虑。在后续的心理教学和个体辅导中,可以继续用心流的视角帮助学生学会找到明确的目标,更好地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掌握进入心流体验的技能,创造更多积极的最优的学习生活体验。

人最大的阻碍的就是自己,也许偶尔会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看完这本书,你会想到不必怀疑,每天都是离前方更进一步。积攒每一次心流间的传输,就能够把它转化成幸福的最优体验,让我们欢喜努力,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