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圆满结束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人进步的重要方式,而读书又是学习的关键,更是教师提升水平、涵养精神的最佳途径。
今年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教师读书活动。放假前,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精心选择推荐了各学科的经典书籍,有学科理论著作,有课程教学研究,有科普读物、人物传记,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假期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中选择一至二本进行了阅读。
开学后,各学科教研组分别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了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大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畅谈了书本中蕴含的教育哲理及学科知识,并撰写了读书心得。
各学科教研组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分享结束后,各教研组分别确定了本组参加学校交流分享的代表,并提交了读书心得。教研室聘请专家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评审,决定授予杨毅等16位教师学校“阅读之星”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本次“同读一本书”活动的顺利进行,将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我校教师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在分享交流中提升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今后我校将继续推进教师假期阅读常态化,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奠定坚实基础。
附:
“阅读之星”名单:
部分优秀教师读后感选登:
重塑学习,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植根”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读书心得分享
语文组 杨毅
大概念因其强调“少而精”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受到国内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被认为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锚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究竟什么是“大概念”?如何提炼语文“大概念”?又如何据此重构教学内容?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的作者刘徽老师指出:“大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是“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我们原来的单元是基于文本外在特征构建的,缺乏统摄单元的“神”,只是散装在一起的一组文本。将“大概念”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换血式的思维革新,改变缺乏以整体性为依托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例如,教师在专题式阅读教学实践中提炼出“小说错位的秘密”“小说中冲突的价值”“小说叙述视角的变化”“主旨决定言说方式”等大概念,教学目标明确集中,能让学生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在连接中训练并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为达成深度学习奠定基础。鲁迅小说中的儒道冲突、沈从文小说中城乡冲突、狄更斯小说中的善恶冲突、卡夫卡小说中父子冲突、莫言小说人情伦理与国家意志的冲突等等,一个“冲突”大概念让大单元随机变化,语文的学科属性牢牢地树立在语文课堂里!
“学科本位”决定了我们进入现实世界的方式是“语文的”,从学科特点出发,依文章体式来重构教学内容,是大概念时代教学不丢“语文魂”的关键。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将每一个单元或者模块的大概念挖掘出来,围绕大概念的学习来重新设计教与学的路径,实现课程与教学的重构,是推动课堂转型、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撬动点。
定位于“使学生获得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与人关联的、参与合作的终生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和倾向”,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大单元,把言语经验、规则等程序性言语知识确立为语文学习的核心,教学始终围绕言语智慧展开,使语文学科属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教师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与《长征胜利万岁》中的毛泽东会议讲话部分作一个群文联读,相互比参,让学生分别梳理这两次会议讲话的背景、场合(参会人员)、目的,并由此从“专家立场”去考量两个文本各自所体现的讲话内容和艺术是否与其背景、场合、目的所匹配,从而便于学生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公共场合组织、说服场景中。大概念的价值在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遵从学习规律,重视并引导反思、总结已有的读写经验,便于学生自主建构、理解运用,都是大概念视域下教学的应有之义。
为保障学科大概念的准确性与实效性,需结合课标、教材、学情,完成“三步走”:研读课标,定位语文学科大概念 ;聚焦教材,萃取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 ;关注学情,选用单元语文学科大概念。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进行言语实践的情境与任务时,要同时具备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既要看到单元与其他单元及真实世界的关联,又要从学生素养角度对单元内部内容进行整理。教师要跳出教材上的微观单元,有更宏大的单元视角,设置层级化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主题建构真实情境,加大思维的容量,有效地促进学习者思维结构体系的发展,形成文学鉴赏的眼光,导向学科素养的提升。
“素养导向”决定了教学的旨归为面向现实生活的迁移运用,任务群设计了完成大概念学习任务的阶梯步骤,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路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整合信息的“聚合器”、形成了知识体系的“脚手架”以及产生了元认知的驱动力。在大概念学习目标的规约下,在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自我建构起了语文学科的认知体系,进而会形成健康的语文学习观,这才是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要旨。
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思维理念的更新,我们应当认识到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教学对语文学科建设的根本意义与价值,保持敬畏与觉醒,站在学科建设角度去思考,用实践去探讨,向更深处拓路。
让专业阅读成为“新教学”的实践指引,助力我们成为智慧的教育者,为推进语文学科建设赋能!
用数学思维来洞察生活
——《心中有数》读书心得
数学组 马英
读完《心中有数》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深刻领悟到数学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一门学科,又是一种能够指导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迷雾时,心中有一盏理性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让我们越走越远!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学会用数学思维构建生活的坐标系。首先是在日常的决策中,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悲观,让我对决策更加理性、从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不确定性,而数学思维能让我们像绘制函数图像一样,清晰地分析每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做出更优选择。以前可能会凭直觉或者经验做决定,现在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各种可能性和后果。当然,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概率理论,我们都可以更好地理解不确定性事件,在投资、风险评估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在生活中的投资理财,我会考虑不同风险,通过建立简单的模型来评估,而不是盲目跟风。其次是对我思维的提升。书中强调了数学思维在优化我们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性。像逻辑推理、分类讨论、建模等数学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清晰。学会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提高思考效率。然而数学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让我的思维更加缜密有条理,而且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快速地梳理出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本书不仅给了我生活上的指导,更在教育教学中给了我无尽的启发。在面对解决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孩子教育、家庭等各种复杂的综合问题时,我可以先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先确定事情的优先级,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分别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不再是焦虑,彷徨,手足无措,当然,这样处理问题的方法,让我也使得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会更加开心,快乐。
《心中有数》让我对世界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数学思维同样提供了新颖视角。博弈论中的策略互动思想让我明白,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和可能采取的行动,通过寻找双方的 “纳什均衡” 点,实现互利共赢。如同在团队合作以及班级管理中,成员之间并非单纯的竞争或合作关系,而是在共同目标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复杂博弈过程。只有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升整体效率。从数学角度看待各种现象,发现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和逻辑。当然,我在此也改变了自己以前很多不太好的习惯。比如购物,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买,这样还避免冲动消费导致的烦恼,还让自己学会了更好的理财。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一种力量,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然界的规律到社会现象,都能找到数学的影子,这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敬畏知识的力量。
阅读《心中有数》这本书,它让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会用数学思维洞察生活本质,解决实际问题。它不仅提升了我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更让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多了一份从容与笃定。它更让我们明白数学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学科,而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得力助手。无论是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还是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帮助。我相信,将这些数学思维内化为自己的思考方式,必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助力我在生活的舞台上更加精准地把握方向,创造更多价值。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君子求诸己
英语组 李祎喆
如果你想体会“见信如昭,谨望君安”的欣喜与温暖,体验跨世纪“好友”的双向奔赴,去感受在天朗气清、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片明媚的春日,你坐在斑驳的长凳上,与一位身穿蓝色咔叽布中山装、满头银发的忘年交老友孟实的一次日常的聊天,那你就不妨去读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余光中曾评价:“他的语言很流畅、不油滑,典雅而不冷僻,对当时的我非常有帮助。”夏丏尊亦言:“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在那本让我觉得晦涩难懂、抽象的《谈美》中,朱光潜先生第一次走进了我的世界,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理论家。但当我翻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却有不一样的感觉: 远远望去,一位温文尔雅、饱含智慧的先生,向我缓缓走来,从他的话中,我看到了那条青年人的路,洒满金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从不同的角度:生活、学习、爱情、情理等等,以朋友孟实的口吻与态度,向我提供他的见解与想法,或许如他的书名所言它是一封“青年指南”,但在我看来,它是一份“人生指南”。
一、读书,世界就在眼前。
先生在第一章就重点谈读书问题,用富兰克林印刷局做小工也不忘读书与孙中山革命奔走也不忘读书这两个事例,以朋友的角度建议大家要有决心有毅力去读书,有读书这个习惯,这个是第一步,培养意识。之后用一句“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让我们醍醐灌顶,以自己的志趣去追寻书的“质”,这个是第二步,践行行为。最后粗略简说读书方法:至少读两遍以及学会思考,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这个是第三步,吸收升华。
当下,物质的“足”,精神的“贫”,何解?答:读书,君子求诸己。我们这一代青年,读书也总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总是按照固定的模板去“解析”文章,丝毫没有用心体会其中的意蕴,又或者是只有在应用时,才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哀与内心的空荡。实际上我们青年无须怨天尤人,肯定纸醉金迷下人心异化的必然性,趋附高看畅销榜的准确性。要以自身角度出发,去反思,去领悟,唯有自己的意识才是行为最大的驱动力。读书就是如此,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与兴趣去领会阅读之美,在书中修炼自己,从书籍主人公身上去体验他们的修行,从书中去登我们爬不上的山,去游我们潜不了的海。
去读自己的书,铺自己的路,看属于自己的世界。
二、“动静结合总相宜”。
先生在二三章分别谈了“动”与“静”,这两种状态看似矛盾,实则处于一种平衡。他清醒地指出为何我们青年人会有烦恼。因为不能“尽性”。那如何不烦恼? 要“尽性”,一定要多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人生一半趣得于动,另一半趣则得益于静。静不是万物的沉寂,而是心灵的空灵,在本能情绪与喧嚣中,仍保持着理性与初衷。
《中庸》有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信,能尽人之信,则能尽物之性。”。
体“不动”,心“不静”,何解?答:读己,君子求诸己。在新生事物不断奔涌而来的浪潮里,人们常常谋求一种快节奏的速度,觉得这样才更有“效率”,常常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会为了跟不上节奏而浮躁,焦虑,陷入彷徨之中,在乎同他人比较,无时无刻不从他人的成就中评价或者是抱怨那个平庸的自己。实际上我们要自己掌握主动权,自己同过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对照他人的人生来活,做回自己,学会自律,摆脱世俗的纷扰,每天给自己静处或是外出的时间,去感受晨间的阳光与傍晚的微风。
夫忙里偷闲,闹中觅静,动静结合总相宜。
三、淤泥中开出洁花
先生在十一章用“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表达自己对于顶流艺术品的看法,因而对于旅客走马观花观赏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表示强烈的谴责,甚至觉得当下的人做事不免愈轻浮粗率,从而感知到艰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布朗宁曾说:“是谁说伟大才值得被歌颂,乘风破浪后也不会一定成功,生命只能向前,坚定信念的人都是英雄”。
慕“天赋”,畏“付出”,何解? 答:读志,君子求诸己。近日,“孔乙己的长衫”火遍全网,大致讲述的是受过高等教育,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是如此的内卷,象牙塔般的知识无法满足现实的工作之需。“长衫”显然是学历的外化,我们与其抱怨社会的不公,生活的不平,不如“跳”出自筑的高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挖掘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去大胆尝试应聘你所梦想的工作与生活,失败不可怕,要相信厚积而薄发。去挣脱桎梏,去开灿烂的花。
从先生细腻平和的文字里,嗅纸张传来的温情。因为它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灵魂的成长,它直击灵魂,发人深省的美学式的观点在我有限的表达中实在难以呈现,因此,我诚挚地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你,望与诸君共勉。
以焦点解决之道赋能学生成长蜕变
——《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读书心得
心理健康组 赵千秋
“如果明天早上醒来,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的第一个发现会是什么?”“如果你的朋友看到你在这里取得进步,他们会注意到什么不同?”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可能会引导学生展开不一样的积极思考。这正是《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带给我们的新视角——以建构解决之道为导向,帮助个体看到自身的目标、优势、资源和力量。
作为一名心理老师,从事中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十余年,我始终践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此次重读这本书,又让我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一、尊重成长: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向好的意愿
日常的心理教育中,我们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地想要变得更好的意愿。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理念与方法,恰好为我们挖掘并助力学生实现这份向好的心愿,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与可行的途径。
SFBT聚焦于问题解决,而非过度纠缠于问题本身。这就好比我们看待学生时,不应仅仅盯着他们暂时呈现的不足或是所犯的错误,而要洞察到他们内心深处那股潜藏的、渴望变得更好、追求进步的积极力量。实际上,每个学生无论表面呈现出怎样的行为,其内心往往都怀揣着诸多美好的期许,比如期望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人际关系中收获真挚情谊,亦或是在品德修养方面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有些学生尽管暂时在学业上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当我们深入交流时会发觉,他们依旧在坚持努力,他们其实也憧憬着能像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知识、自信满满地回答问题,并在考试中收获满意的成绩,而这种对良好学习状态的向往,恰恰就是学生向好意愿的有力彰显。
二、聚焦希望:从问题视角到解决之道的转变
SFBT与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视角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然而过度聚焦问题可能使学生陷入一种“问题身份”的困境,容易感受到沮丧、挫败,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人。
SFBT则强调正向积极面与可能性,注重在谈话中建构一个积极、有希望感、未来导向的问题解决之道。注入希望感的愿景建构与描绘正是推动个体改变的强大动力,与学生的互动中,可以通过“赞美”和“发现奇迹”的积极反馈来建立他们的希望感。当学生在某科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可以不再反复追问:“为什么你没学好”“你怎么又出错了”,而是转换角度询问:“假如你掌握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在课堂上、做作业会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做到的?(赞美)”以“解决式谈话”的思维促使学生想象问题解决后的理想状态,进而强化他们内心想要改变、渴望变得更好的意愿。
三、寻找例外:发现学生潜在的资源和优势
在教育实践中,书中提及的“寻找例外”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我与学生的相处中。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并不会将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问题本身,而是用心去探寻并着重强调那些“积极例外”时刻。所谓“例外”时刻,是指问题并未发生或者影响较小的时刻,这些时刻虽然可能被学生自己甚至教师所忽视,却蕴含着解决问题的宝贵线索和力量。
“寻找例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停留与回想例外发生的方法及美好景象,就有可能引发改变的动机或找到改变的小线索。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当下的具体问题,更在于发现学生自身潜在的资源和优势,促使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发生积极的转变,不再对问题的出现心怀畏惧。这也为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询问学生:“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没有发生?”“你那时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你最近有什么成就,虽然细小却很难得?”这些表述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潜力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而老师只需要帮助他们强化成长过程中那些积极例外的时刻。
《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这本书的理念与方法,不只适用心理健康教育,更适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每位老师都可以尝试帮助学生建构属于他们的问题解决之道:建构良好的目标(激活向好的意愿和渴望的改变)、建立希望感(以奇迹问题和赞美反馈创造改变)、寻找例外(挖掘自身的资源)。当我们以焦点解决之法赋能学生成长,教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学生内心希望之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温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