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14:我工作室主持人冯军受邀参加 “高校直通车2019”访谈
2019年5月22日,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高校直通车2019”系列访谈第七期开播,我工作室主持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冯军和陕西师范大学招办主任辛向仁受邀做客直播大厅,与《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就大学中学怎样选苗育苗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主持人:高考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高考改革,大学和中学如何进行推进?
冯军:2014年新高考启动,力图破解原来存在的如一考定终生,唯分论等问题,从而促进人才成长,科学选才。现阶段高考评价体系主要概括为“一核四层四翼”,“一核”即高考的考查目标,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从这个方面来讲,高考向上要对接大学的选才,选择什么样的人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讲,高考引导着中学的教育教学,那么高考改革自然需要我们高校、高中积极地去关注、参与、推动。从选才和育人来讲,我想实际上还是一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立德树人的落实问题,从这个层面看,高校、高中都必须将责任承担起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说高校,高中处于不同的阶段而已,所以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衔接,协同育人。从高中来讲,必须主动对接高校,我们需要伸长脖子抬起头,看一看高校到底需要怎么样的生源,怎么样的人才,明析培养目标;高校也需要俯一下身子,弯下腰,及时、主动地给予中学明确地指引,并能够提供相应的帮助。
主持人:大学、中学如何去加强衔接,尤其是在政府和学校、考试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可以做那些工作?
冯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要促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政府,高校,包括我们中学应该要各司其职,积极地去推进。在我看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法规明析各方的责任,明析我们衔接的目标、步骤以及评价机制。同时,能够在衔接过程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此可以避免各个高校,各个高中,各立标准,各行其事。从而能够从顶层设计推动我们高中,高校的衔接工作。
那具体地讲,中学应该做哪些工作?我的思考是,我们中学要站稳脚跟,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高中教育的培养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中为高校输送的人才,必须是适应高校对于人才标准的要求,不能只是分数上符合标准,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心理、能力、习惯等方面。这一点上,我们陕西师大附中从2000年左右就提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力图克服唯分论、杜绝杀鸡取卵式追求分数的问题,中学教育不能磨灭学生学习的灵性和求知欲望。
主持人:大学和中学是人才培养的接力棒,如何从选拔变为共生,建立一种多样化的、差异化的、低重心的这样一种机制。
冯军;共生,包含着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者说是一种平等,互惠,可持续发展的意思。高校、中学的这种共生、协同发展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讲。一方面就是能够协同推进中学生的培养,首先可以联合加强对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拔一些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走进高校,到教授身边成长,在实验室中成长。事实上,陕西省在2010年左右就推出了一个春笋计划,就是让中学生在教授身边成长。陕西师大附中也是“春笋计划”的生物学科基地校,有部分学生参加了这个项目,让人欣喜的是,有十几位学生在项目中表现优异,发表了十多篇SCI源期刊的文章,这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再比如中国科协推出的“英才计划”,陕西师大附中也是其中的基地校之一。其次,我想在学生培养这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共同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做出一些安排,引导,尤其是高校可以利用他的学校特色,专业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进一步明析他的发展方向。再例如,中学受限于自己的师资,设施等方面的条件,部分课程也常常需要借助高校。比如说陕西师大附中的学科竞赛,体育特长生培养方面就得到我们陕西师大的大力支持,这些方面都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另外,从教学改革方面来看,高校有很多和中学对接的地方,例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可以进入大学课程体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选择。再比如我们高校可以利用专家团队,给中学的教师进行学科知识方面,课堂教学方面的培训,在2007年陕西进入新课改过程中,陕西师大成立了一个由学科教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指导师大附中推进课程改革;2017版新课标发布以后,陕西师大专家团队帮助我校教师解读新课标,促进教师对课标的精准把握,做了很多的工作。
主持人:高考是指挥棒,高考改革会牵动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影响和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军:陕西省到现在还没有进入新高考,所以这个问题我想结合我的学习和思考,简单的谈下。我认为:迎接、应对新高考,学校首先是要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载体,其次应该开展选科走班,保障学生的选择权,这也是我们新课改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然这一块儿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指导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再次就是要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这是我们在新课改中破解唯分论的一种很重要的渠道,如果这种评价方式落地了,可能我们在培养过程中,这个方向才能明确下来。
主持人:对于高三考生,如何进行精准备考和高考?
冯军: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星期,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自主复习的阶段,我就这一阶段的复习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做好计划。凡事预则立,把两周时间进行精细、科学安排是十分有必要的。六个学科的复习怎么样分配?要反对完全的平均主义,还是要适当的有所侧重,尤其是在自己分数增长点的科目上做出最后的冲刺。其次,我还是建议考生在这段时间要回归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基础题、中档题占到80%,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这一段时间,要回归课本,通过梳理基础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要温习试题、回顾错题。当然,如果你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做了错题档案那就更好了。第三点,我建议要有适度的训练,保持做题的手感,节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建议在最后关头一定要在老师指导下做一定量模拟训练题。最后一点,就是要调试状态。仪式身体状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劳逸结合,注意饮食,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在考试的那个时间段保证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一定要平静、自信、积极。
主持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好职业规划,如何根据规划来报考学校和专业呢?
冯军:有一种提法,“得好不如报的好”,当然有失偏颇;但是也说明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明确了孩子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预案,没有预案也没关系,无论如何,眼下同学们都不要去思考这些问题了,还是静下心来,先做好高考复习,通过取得好的成绩来赢取报考的主动权才是关键。在此我祝愿广大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注:可通过扫描下图二维码观看视频